便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3次,或2~3天排便快速,粪便量少且干燥。但少数人通常2~3天排便快速,大便性状正常。这种情况不应被视为便秘;对于同一个人,如果粪便从每天快速或每两天快速变为两天以上快速,则应视为便秘。便秘患者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找出便秘的原因。
临床表现
大多数慢性便秘患者只有排便困难和大便干燥。他们会快速排便几天甚至一周。他们可能在排便时有腹部痉挛性疼痛和跌倒感。一些患者抱怨口苦、食欲不振、腹胀、下腹不适、过度疲劳、头晕、头痛、疲劳等神经症状,但一般并不严重。急性患者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在原有规律排便习惯下,短期内出现便秘,尤其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直肠和结肠肿胀。如果伴有严重腹痛、呕吐或血便,应考虑由急性肠梗阻引起的便秘。一般体格检查通常可触及降结肠或乙状结肠中痉挛的肠道或粪便团块,但在排便后消失。肠梗阻患者常有腹胀、腹痛、肠型和肠蠕动波。
诊断
1. 病史: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工作情况、既往病史、手术史,尤其是有无痔疮、肛瘘、肛裂史,近期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药史。对于中年及以上患者,如果他们的排便习惯从每天快速或每2天快速变为每3天或几天快速,他们应警惕左结肠疾病的可能性。
2. 症状和体征
(1)伴有严重腹痛、腹胀、呕吐和其他症状的便秘通常表示急性便秘,应考虑肠梗阻的可能性。肠梗阻,腹部听诊主要可听到肠鸣音亢进或音调金属音,可发生在晚期肠麻痹。
(2)伴有腹部肿块的便秘可能是结肠、结肠腹部压制、肠结核、克罗恩病(Crohn病)或淋巴结肿大。当左下腹触诊到活动性的索状或香肠状肠时,应怀疑为B形结肠痉挛。
(3)便秘交替腹泻,脐部或中下腹部隐匿性疼痛,常为肠结核或腹膜内结核,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
(4)在下腹部或直肠,肛部内的胀气和疼痛不舒服,并且在用力解决坚硬和粗大的粪便块后,胀气和疼痛减轻,主要表示为直肠性便秘(排便激发减弱);左下腹隐隐作痛,不适。栗色硬粪块溶解后,隐痛减轻。通常会提示结肠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还可引发中风、脑功能(记忆力低下、注意力分散、思考迟钝)、房事障碍等肠管外并发症。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由于便秘,腹部压力强烈增加,停止呼吸排便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有逐年增加的倾向,例如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
上述文章详细介绍了便秘方面的问题。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之后,我们希望引起便秘患者的注意。事实上,便秘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大影响。我们需要注意做好生活和饮食调理,帮助改善便秘症状。